与勃林格殷格翰缔结合作伙伴关系:全新的合作机会
合作共赢是我们的公司策略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确信,通过与公司之外的专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推动处方药、合同生产以及动物保健等业务领域的发展。合作机会贯穿于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从投资,到全新科学概念,再到商业联盟。
勃林格殷格翰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承诺
通过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制药行业与学术界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IMP是一家基础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要由勃林格殷格翰赞提供助。在以往的岁月中,研究所已经迅速建立起国际性的卓越声誉,今天更已成为欧洲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重要场所。
IMP的关键性信息
关于IMP
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成立于1985年,从1993年开始,勃林格殷格翰成为IMP的主要赞助方。其他全国性和国际性资助机构则通过研究基金的方式为IMP提供支持。约有两百名来自三十五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在IMP开展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研究所位于维也纳的生物科研中心。有关IMP的完整的信息可参阅机构年报。IMP通过分子生物科技研究院(IMBA)与奥地利科学院保持密切合作。
研究领域
在科学好奇心的驱动下,IMP的科学家们针对参与所有生命体的发育和功能的分子过程进行了研究。在IMP开展的研究聚焦于四大主要领域: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疾病机制和计算生物学。这些研究努力的结果,可能有助于揭示新药的潜在靶点,从而助力勃林格殷格翰在未来设计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
IMP的研究产出已经记录在持续累积的大量科学出版物中。点击以下外部链接,登录以下网址可以获得从1987年至今每年发表的论文的列表: http://www.imp.ac.at/research/publications/2015/. 迄今为止,在同行援引的学术期刊上已经发表了超过一千九百篇学术论文,相关的专利申请的数量已经增加到93项,所有这些成果均可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所用。
国际性的认可
IMP的科学家们的成就频频获得认可,例如获得各大著名奖项以及可观的国际性科研基金的资助。迄今为止,仅仅就ERC和Wittgenstein奖而言,IMP团体就已经摘取了十一项ERC奖金和五项Wittgenstein大奖。IMP的重大发现包括由IMP现任科学总监 Jan-Michael Peters和目前就职于牛津大学的Kim Nasmyth 发现的确保细胞正确分化的细胞学机制。IMP科学副总监 Meinrad Busslinger 则揭示了干细胞的可逆性分化。Hartmut Beug 研究团队进一步阐明了导致肿瘤形成的事件。目前就职于弗莱堡MaxPlanck免疫生物和表观遗传研究所的 Thomas Jenuwein 则发现了“表观遗传学编码”。结构生物学家 Tim Clausen 明确了控制细胞内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分子学机制。由目前就职于Janelia研究中心的Barry Dickson 领衔的研究工作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指导动物行为的神经机制的理解。
咨询委员会
由八位权威专家组成的科学咨询委员会定期对IMP研究项目进行评估,委员会成年每年在维也纳举行会晤。委员会成员包括全球知名的科学家以及一名来自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代表。
培育科学人才
研究和科学培训相辅相成,IMP始终致力于驱动建立科学教育计划,包括维也纳生物医学中心博士培训计划以及夏令营等。通过与位于维也纳生物医学中心的研究机构以及维也纳大学的紧密合作,博士计划已经成功培训了来自全球各国的三百五十名博士毕业生。
展望:IMP新大楼
2015年1月,勃林格殷格翰决定拨款五千万欧元为位于维也纳生物科研中心的IMP建造一个新的科研基地。在接下去的两年间,一座全新的、配备前沿设备的科研大楼将拔地而起,而且距离目前的地址仅有一步之遥,IMP新大楼的建设目前已经启动。如果想要对新大楼有个直观的认识,请点击此处,即可一睹新大楼的设计(虚拟)。